管理提醒:
点赞 3 人:
红包总额¥:
为什么股票投资是世界上最难成功的行业
作者
:
风云海的干货店
我曾写了上百篇投资笔记
,
假如上帝规定
:
“
你死后所有的笔记都将焚毁消失
,
人们再也记不起你曾经说过的话
,
你只能留下一篇给后人
。
”
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把这篇文章留下
。
我在二级市场摸滚打爬的时间已经十多年
,
接触过的投资者起码超过1000个
,
但真正成功实现财务自由的不足10人
,
即成功率不到1%
。
这里把那些证券服务行业的人剔除
,
例如投行精英
、
券商老总
。
他们并不是靠炒股赚钱
,
而是靠提供服务赚钱
。
也把那些借鸡生蛋致富的人剔除
,
例如公募基金经理
,
掌管着10亿资金
,
替基民赚了20%
,
他自己就能分到几百万
。
我说的是那些从几万元白手起家
,
做到上千万甚至过亿的草根
。
我不是说这些人就比券商老总
、
投行精英更成功
(
实际上他们赚的钱还没券商老总多
)
,
而是他们的道路我们可以复制
,
但券商老总的道路我们无法复制
。
文章结构分为三部分
,
第一部分是论述为什么在股票市场赚点钱那么难
。
我的建议是把专业事情交给专业人士处理
,
自己就别瞎折腾了
。
但绝大多数股民一定不会听我劝告
,
他们明知山有虎
,
偏向虎山行
。
那么好吧
,
既然你偏要上山打虎
,
那总得先纠正自己的不良投资习惯
,
于是就有了
第二部分内容
,
论述99%股民都会存在的投资误区
。
但是光是知道自己缺陷还不足以打虎
,
你得有几把刷子
。
于是就有了
第三部分的内容
,
即有哪些因素是成功的前提条件
。
影响投资成功的因素里面
,
哪个因素最重要
。
第一部分
:
为什么在股票市场赚钱那么难
?
我们不妨采取发散性思维来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
。
为什么做电商的马云能屌丝逆袭成为中国首富
?
而化工行业的创业者却无法实现逆袭
,
成为中国首富
?
为什么互联网行业这十年里诞生了这么多百亿富豪
,
但是化工行业没有诞生百亿富豪
?
是不是因为从事化工行业的人都是傻子
,
从事互联网的都是天才
?
这么一思考
,
答案很快就浮出水面
:
因为互联网是新兴行业
,
化工行业是古老的行业
。
在一个古老行业里
,
几乎不可能出现新诞生的企业干掉原来老牌的企业
。
因此在这些传统行业里
,
想冒头出名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
。
于是我们就得出了投资世界第一大定律
:
新晋玩家想在一个古老的行业里发财致富是非常困难的事情
!
那么股票投资行业有多古老
?
答案是100多年
。
在这100多年里
,
股票投资行业有没有出现过技术革命
?
我觉得有三次
,
第一次技术革命是图表技术
,
即技术分析
,
第一批使用技术分析的人赚到钱了
,
例如李佛摩尔
、
江恩
。
但是后面模仿他们的人都没成功
。
第二次革命是价值分析
,
第一批使用价值分析的人赚到钱了
,
例如巴菲特
,
但是后面模仿他们的人也没成功
。
第三次革命是量化交易
(
大数据分析
)
,
但目前尚未完全成熟
。
同样是古老的行业
,
为什么石油行业的利润比服装行业要高
?
答案是石油被垄断
,
而服装行业是完全开放竞争的行业
。
于是我们得出了投资世界第二大定律
:
行业准入门槛越低
,
利润越低
,
要在低门槛行业生存
,
你必须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
。
这个非常容易理解
,
有门槛就能拒绝大部分人进入
,
人越少
,
赚钱越容易
。
门槛越低
,
进入的人就越多
,
就像1000人混战的角斗场
,
要成为角斗士冠军
,
那得干掉999个人
,
这难度有多大
,
毋庸多言
。
那么股票投资的门槛如何
?
零门槛
!
你去应聘一个清洁岗位
,
人家至少还要面试一下你
,
看看你是不是女性
,
身体有没有残疾
。
但是参与股票投资呢
?
只要你有一个身份证就可以到任意一家证券公司办理开户手续
,
只要你往账户里存上1000元
,
就能买上100股
。
在股票市场上
,
你要成为1%的赢家
,
你大概需要干掉多少个竞争对手
?
答案是3000万个
。
中国A股账户数量超过1亿
,
扣除僵尸账户和一人两户
,
A股投资者保守估计有3000万个
。
假如马云出道时
,
市面上有3000万个电商平台
,
你觉得他成功的概率有多高
?
假如马化腾发明qq时
,
市面上已经有3000万个类似QQ的产品
,
你觉得他成功的概率有多高
?
我觉得是0%
。
不知道有没有人思考过一个问题
:
历史上读过
《
孙子兵法
》
的将军很多
,
但是最终百战百胜的将军有多少个
?
基本为零
。
难道说
《
孙子兵法
》
是大忽悠
?
看了跟没看一样
?
同理
,
这二十年来
,
模仿学习巴菲特的人前仆后继
,
但是最终成为巴菲特第二的人有没有
?
好像没有
。
难道说巴菲特骗了我们
,
从来就没告诉过我们真正有用的技巧
?
很多人可能都把失败归咎于自己学艺未精
,
但真的是这样吗
?
难道全天下就没有一个人智商比巴菲特高
?
没有一个人比巴菲特勤奋
?
没有一个人炒股天赋能超过巴菲特
?
要回答上述疑问
,
我们要引入投资世界第三大定律
:
股市是零和博弈游戏
。
什么叫零和博弈
?
就是竞争对手之间必须拼个你死我活
,
我和你之间只能生存一个
。
如果我生存
,
就必然意味着你要死
。
如果你活着
,
那就意味着我已经阵亡
。
引申到股市里
,
就是我买就意味你卖
,
如果你不卖
,
我就买不进
,
直到你肯卖我愿意买
,
股票才能成交
。
我赚的钱必定就是你损失的利润
。
不存在大家全部都赚钱离开的结果
。
你可以把股市想象成赌场
,
买卖双方就是打麻将的赌客
,
最终散场时
,
必定是有人亏钱离开
,
不存在4个人全部赚钱离开的可能
。
在一个零和博弈的游戏里
,
竞争的难度并不仅仅取决于你自身的水平
,
还取决于你的对手的水平
。
因为你是要干掉对方
,
如果对手是个弱智
,
你当然很轻松就能干倒对方
,
但是如果对方跟你一样聪明
,
那么难度就非常大了
。
更可怕的是
:
你的对手会不断进化
,
因为对方跟你一样
,
是人而不是猪
!
这就解释了为何熟读
《
孙子兵法
》
三百遍
,
依然会惨败
,
研究巴菲特20年
,
依然投资亏损
。
因为你的对手已经读了500遍
《
孙子兵法
》
,
研究巴菲特30年
。
这种对方不断进化的竞争
,
会导致有效的投资策略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失效
,
因为对方不会在同一地方摔倒3次
,
前面两次被你用某个固定的投资方法赚了他的钱
,
到了第三次
,
他就不会再上当
,
而你的投资策略就会失效
。
因此在股市里根本没有常胜将军
,
所有的胜利都是有时间限制的
,
只不过有的人胜利持续时间长一些
,
有的人胜利持续时间短一些
。
只要你胜利的持续时间足够长
,
那么你就累积到足够财富来抵御接下来的失败
,
例如从100万做到1亿
,
然后再从1亿猛摔下来
,
亏掉90%
,
只剩1000万
,
那么你依然是人生赢家
。
但如果你从100万做到200万就开始往下摔
,
亏掉90%
,
就只剩20万
,
你就是股市的输家
。
很多的人胜利的时间实在太短暂
,
所以最终都是股市输家
。
上述三大定律
,
任何一条就能让90%的创业者走向失败
,
股市的残酷之处在于
,
他是三条定律同时生效
,
因此在二级市场投资赚到大钱实现财务自由的人连1%都不到
。
这种大环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
,
哪怕你智商800
,
一天研究股票48小时
,
你都逃不过上述定律对你的约束
。
说白了
,
有些时候
,
你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
,
但是总是壮志难酬
,
其实问题并不是出在你自身素质修养上
,
而是你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不归路
。
人生选择比努力更重要
。
说了这么多
,
其实我是希望劝退70%的投资者
,
股市并不是你的提款机
,
赶紧走人吧
。
但是最终能劝退的
,
估计连1%都不到
,
人总有一种迷之自信
,
尤其是在其他行业混的不错的人
,
手里有闲钱
,
又觉得自己特别聪明
,
就来股市赌一把
。
剩下那30%
,
其实是从事跟证券相关的工作
,
既然选择了这行业
,
根本没退路
,
难不成辞职回老家卖红薯
(
说实话
,
卖红薯都比炒股赚钱
)
?
好吧
,
既然选择留下拼一把
,
那么就要先做到知己知彼
。
接下来第二部分内容
,
我就是要让你知己
,
同时也是知彼
,
因为里面提到的错误
,
90%的投资者都会犯
。
第二部分
:
投资者常犯的致命错误
1
)
把投资视为业余爱好
,
却指望靠业余技能赚钱
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
,
“
大家有没有去卡拉ok厅唱过歌
?
”
“
有
!
”
“
你是否羡慕王菲随随便便唱一首歌就有几百万收入
,
为什么她唱歌有钱赚
,
你唱歌反而还要付费
?
”
“
因为对方是职业歌手
,
我只是业余爱好而已
。
”
你有没有去体育馆打过羽毛球
、
游泳之类的
?
有
!
为什么林丹打羽毛球有钱收
,
你去打羽毛球反而要付费
?
因为对方是职业选手
,
我只是业余爱好而已
。
你觉得这样开心吗
?
合理吗
?
很开心很合理
。
好了
,
我最后一个问题是
:
既然你把股票投资也视为业余爱好
,
那么为什么你居然指望靠股市赚钱
,
而不是来股市消费的
?
2
)
人们买张卫生纸都要货比三家
,
审查一只股票却只花3分钟
。
我认识一位阿姨
,
她跟我说
,
为了帮她儿子买房子
,
她把整个广州的新楼盘都跑遍了
,
跑坏了3双鞋
。
我被她这种惊人的毅力深深折服
。
但是她买股票从来都不去做研究
,
只是从各种杂七杂八的渠道
,
听有人给她推荐某个票
,
就买进去了
。
至于为什么要买
,
不知道
。
这公司是做什么的
,
不知道
。
这公司生产的产品具体是用来干嘛的
,
它的下游是谁
,
不知道
。
我相信70%的市场投资者都跟这位阿姨一样
,
平时连买一卷卫生纸都要货比三家
,
为了价值30元的优惠券
,
可以排队2小时等待
。
但是在股票决策时
,
却一分钟都不想耽误
,
看一个股票不到三分钟就毅然把几万元扔进去
。
我把这种行为称为迷之人格分裂症
。
这种行为不光业余投资者会犯
,
连职业投资者都会犯
。
很多人会找借口
,
例如我没有这么多资料分析
。
我不懂得如何分析
。
但我想说的是
:
当你亏钱了
,
你说
“
我没研究透
,
可不可以重来
”
,
你看看交易所会不会退钱给你
。
3
)
有赚它10个亿的野心
,
却没有坚持3个月的耐性
想赢怕输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态
。
经过我多年的观察
,
普通股民只能忍受连续3笔亏损
、
持续被套3个月
,
个股浮亏30%
;
我把这种现象称为333定律
。
例如
,
我有一套短线交易系统
,
历史测试成功率是70%
,
年化收益率超过100%
,
很多人一听就很兴奋
,
觉得70%胜率很厉害
,
要试用
,
因为他们被超高的收益率吸引了
。
我反复告诫对方
,
要做好连续亏损3-5次的心理准备
。
对方为了能立马使用
,
当然是毫不犹豫地点头表示答应
。
但是
,
当后面真的连续出现3次亏损后
,
立马就认憨了
,
开始变得犹犹豫豫
,
我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
,
他在想70%胜率是不是骗人的
,
为什么试用了几次都没赚到大钱
,
不是说好一年翻倍吗
?
为什么我试用了几次居然连一个涨停板都没抓到
?
对于一个胜率70%的交易系统
,
连续出现3笔亏损是正常的
,
觉得不正常的人都是没学过概率统计的人
。
这种连亏3次就用脚投票的现象实在太常见了
,
例如对方让你推荐股票
,
如果你推荐的股票连错3次
,
那么就不会再有第四次了
。
如果对方是普通股民我还可以理解
,
但其实对方是基金经理也会犯这种错误
,
手下研究员推荐个股错3次
,
那么基本就不会再采纳你意见了
。
这就是为何一般人很难在股票上面赚到钱的原因之一
,
因为他们每个交易方法只会用10次就放弃
,
就算前面5次都是盈利
,
只要后面出现连续3次亏损
,
他们也会怀疑系统的有效性
,
最终会放弃使用
,
转为去寻找
“
更准确
”
的交易办法
。
结果就是一辈子都在寻找
“
更更更准确的交易系统
”
。
被套3个月就受不了往往出现在长线交易者身上
,
一旦被套3个月
,
他们就有割肉换股的强烈欲望
。
本质是他们被一个股票折磨了3个月
,
已经到达心理承受的极限
,
因此哪怕他知道这里就是底了
,
他也要割肉出局
,
为什么
?
因为他现在只想着从心理痛苦中解脱出来
,
赚钱已经不是他的投资目标
,
他现在的目标是释放压力
,
让自己心理好受一点
。
遇到这种情形
,
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劝说对方
,
这就像一个被疾病折磨得生不如死的人
,
跪求你赐予他安乐死
,
你到底是给还是不给
?
浮亏30%就受不了往往出现在波段操作和长线操作者身上
。
这种错误不光普通股民会犯
,
连最优秀的职业投资者也会犯
。
因为有充分的理由和证据可以表明
,
你不应该让资金回撤30%
。
但是资金回撤30%跟某个股价格回撤30%是两码事
,
例如你可以只买30%仓位
,
那么个股回撤30%
,
资金只回撤9%
。
我这里不讨论怎样做资金管理和风控管理
,
说起来就太长了
。
我要强调的是
,
任何一个股票
,
在任何一个位置进场
,
都存在回撤30%的可能
。
在你进场的时候
,
就应该做好心理准备
,
承受30%-50%的下跌
,
但是很多人其实没做好这种心理准备
,
一上来就满仓all in
,
后面遇到大盘回调10%
,
个股统统回调30%
,
立马就承受不住了
,
砍仓砍在底部
。
4
)
绝大多数人只是假装很勤奋
,
假装在思考
有50%左右的股民
,
平时会上网看
“
股市秘笈
”
,
到各种论坛
、
微信公众号去收集炒股知识
。
他们看起来好像很勤奋很好学
,
但实际上
,
他们只是一键收藏干货
,
从来就没有真正去吸收消化里面的内容
。
收藏的东西
,
往往也只看一遍
,
然后就束之高阁
。
他们只是为了寻求心理安慰
,
好让自己内心不去谴责自己的懒惰
。
我敢保证
,
看完这篇文章
,
大多数人都会点击收藏
,
都非常认同文章里说的东西
。
但是然后呢
?
然后就没有然后了
。
90%的人不会再看这篇文章一眼
。
99%的人会完全认同这篇文章的观点
,
但是真正付诸行动去改变自我的
,
第二天有50%
,
一周后只剩10%
,
一个月后
,
99%的人会忘光文章内容
,
更不要说去改变什么
。
鲁迅因为国民的劣根性
,
弃医从文
,
打算用文字来唤醒人们的良知
。
但是他做到了吗
?
他改变什么了
?
什么都没有改变
。
看完我这篇文章就能脱胎换骨
,
从亏损变成盈利了吗
?
99%的人还是会保持原样
。
扇自己三个耳光
,
承认自己过去很失败
,
痛定思痛
,
决心从这一刻开始要改变自我
,
然后躺床上呼呼大睡
,
第二天起来感觉心情好多了
,
不再自责了
,
开开心心上班去了
。
这就是普通人所谓的
“
改变自我
”
所做的努力
。
5
)
只买生
,
不买熟
在
《
笑傲江湖
》
里
,
令狐冲的小师妹宁愿跟一个相识不到几个月的男人结婚
,
也不跟相处十几年的令狐冲结婚
。
为什么
,
因为她对令狐冲太熟悉了
,
已经熟悉到没有任何新鲜感
。
但这是非常荒谬的抉择
,
一个是100%了解的事物
,
另一个是50%了解的事物
。
从投资角度
,
你就应该选100%确认的事物
,
它意味着风险可控
。
如果说这是人类感情世界的特性
,
感情是不能勉强的
,
我还能认同
。
但是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婚姻感情上
,
在投资世界也是普遍存在
。
我可以断言
,
70%的人不会买自己所从事行业的股票
。
例如从事环保的
,
从来不买环保股
,
但是他们会去购买计算机股票
。
从事计算机的
,
从来不买计算机股
,
但是他们会买环保股
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
?
答案是
“
朦胧美
”
。
环保行业的人为啥不买环保
,
因为他深知环保里的很多
“
黑幕
”
“
潜规则
”
,
因为了解
,
所以痛恨
,
觉得里面很多公司都是垃圾
。
他为啥会买计算机股
,
因为他觉得计算机行业看起来很美好
,
听起来很美好
,
至少应该比环保好
。
那么为啥计算机行业人不买计算机股
,
因为他深知计算机行业里的很多
“
黑幕
”
“
潜规则
”
,
因为了解
,
所以痛恨
,
觉得里面很多公司都是垃圾
。
他为啥会买环保股
,
因为他觉得环保行业看起来很美好
,
听起来很美好
,
至少应该比计算机好
。
因为了解
,
所以不买
;
因为不了解
,
所以买
。
还有比这更滑稽的投资行为吗
?
除此以外
,
还存在另一种类似的行为
。
那就是自选股里的票从来不买
,
反而买些即兴发现的新票
。
自己研究了一天的票从来不买
,
反而听别人说了5分钟就买了他推荐的莫名其妙的票
。
因此你会发现
,
普通股民的自选股里会积累越来越多的股票
,
他们每天的任务就是不断往自选股里添加股票
。
同时他会向你抱怨没有股票可买
,
找你要股票
。
我就纳闷了
,
你的股票池都已经有100只股票了
,
都可以媲美沪深300指数了
,
居然还说没有股票可以买
,
那你的自选股是拿来干嘛用的
?
拿来摆设的吗
?
6)买时过度自信
,
买后过度恐慌
举个例子
,
我一位朋友
,
找我要股票
,
我就把猪肉推荐给他
,
并且把逻辑详细地跟他解释清楚
。
他也非常用功
,
把猪周期
、
猪肉价格
、
出栏数量等数据都研究了一遍
。
但是等他动手买进
,
就开始连续的犯错误
。
我让他不要一次买完
,
要做好猪价继续回调的心理准备
,
但是他一次就买了80%仓位
。
买完后
,
股价继续下跌
,
被套了
,
心理开始发慌
,
于是每天去雪球上看别人对猪肉的观点
,
发现大家都不看好猪肉
,
心理更加紧张
,
每天给我转发各种负面观点
,
问我怎么看
,
他的潜意识就是希望我去反驳别人观点
,
证明别人是错的
,
我是对的
,
这样他就能安心持股
。
我只能默默地回了一句
:
“
我来到这市场不是为了跟别人辩论的
,
我是来赚钱的
。
抓住核心因素
,
忽略其他因素
。
”
他犯得第一个错
,
是一开始就对自己的判断过度自信
。
他以为自己已经有能力预测猪价格波动
(
或者以为我有能力预测猪价格波动
)
,
于是一上来就对风险预估不足
,
满仓all in
。
这种现象在期货市场非常普遍
,
尤其容易出现在行业老手
,
因为他们对本行业商品的周期波动有非常敏感的触觉
,
因此往往能比市场领先半年发现行业拐点将至
。
但是这种过度自信往往会害死他们
,
在期货市场
,
提前半年进场会被打爆仓
,
很多大佬就是这样活活被逼死在黎明前黑暗
,
熬不到天亮
。
他犯的第二个错
,
当发现自己没能力预测猪价后
,
又开始把希望寄托于市场的其他投资者
。
开始找各种
“
大V
”
“
大神
”
“
股神
”
,
看他们的观点
,
希望从中找到救命稻草
。
股民的反应跟他没啥两样
,
自己炒股亏了
,
开始丧失自信
,
就赶紧上网找大v诊断
,
把赚钱的希望都寄托于大v身上
。
他犯的第三个错误是当发现别人观点跟他不一样时
,
就开始否定自我
,
打算割肉出局
。
这是人类的本能反应
,
如果全世界的人说太阳是从西边升起的
,
只有你坚持说太阳是从东边升起的
,
因为你的眼睛告诉这是事实
。
此时你也会改变主意
,
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出问题了
,
自己是不是得了神经病
。
最终你会选择妥协
,
如果你不妥协
,
你会被视为异类
,
下场更惨
。
买之前信心满满
,
买之后一跌就开始怀疑自己判断
,
开始找专家咨询
,
发现专家不认同你的观点
,
就彻底否定自己之前的判断
,
割肉换股
。
从坚信到怀疑到否定
,
这就是割肉三部曲
。
存在于90%的股民身上
。
这些现象不光存在普通股民身上
,
连基金经理都会犯
,
区别在于基金经理会向券商研究员寻求帮助而不是民间大神
。
但是通常咨询后的结果都是券商研究员不看好
。
为什么
?
当前股价就已经反映了市场主流观点啦
,
要是市场主流观点都非常看好
,
这股价还会持续下跌吗
?
券商研究员的观点就是这市场最主流的观点
。
7
)
技术止损
技术止损指的是依据技术形态来止损
,
例如破位
,
从高点回撤10%
。
采用技术止损的通常都是那些每天看股票的人
,
包括半吊子
、
职业投资者
。
大妈是很少采用技术止损
,
因为大妈被深套后根本不看盘
。
最后你会发现
,
那些半吊子和职业投资者的收益率连大妈还不如
。
这也许是最受争议的一条
。
因为国外所有的技术教材都要说
:
坚决止损
!
我这里不想去争论
,
我只把我的理由说出来
,
是相信教科书还是相信我
,
读者自己决定
。
我从来不执行技术止损
,
我只按逻辑止损
。
如果我卖出一个票
,
那么一定是因为我发现自己的逻辑判断错误了
,
如果我觉得自己逻辑没错
,
那么这个股票即使跌了50%
,
我也不会卖
,
我不光不会卖
,
我反而会越跌越买
。
但是一旦我发现自己逻辑判断有误
,
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一刀砍了
,
我不会在乎当前股价
,
哪怕已经盈利也坚持卖出
。
简而言之
,
我炒股是靠逻辑炒股
,
而不是靠技术分析
。
采用技术止损有一个致命坏处
:
止损变相鼓励你不断换股
,
这跟
“
专一
”
是相违背的
,
是股民走向失败之路
。
如果你对自己经常止损毫不在意
,
甚至引以为豪
,
说明你的操作习惯已经学坏了
。
经常止损的人会把股票当成妓女
,
进场之前根本没深思熟虑
,
认为
“
反正不对劲就割了
”
,
把买卖当成一夜情
。
但炒股必须要把股票当成选老婆对待
,
老婆一旦选定了就不能更改
,
一旦更改损失惨重
。
因此你才会在买入之前慎之又慎
,
把各种情形都考虑周全
,
货比三家后才动手买入
。
关键是人无完人
,
股无完股
。
如果你不能忍耐
,
动不动就止损
,
你会发现自己不管买什么股票最终都是止损收场
,
因为市场中不存在完美的股票
。
因此
,
技术止损的原罪在于
,
他会让你变得玩世不恭
,
浮躁
。
只有禁止你轻易止损
,
你才会真正用脑子去审查股票而不是用下半身去审查
。
8
)
追求确定性和买点精准性
这是一种高级的错误
,
通常发生在高手身上
。
什么叫追求确定性
?
就是买一个股票之前
,
把各种因素都考虑到了
,
最终发现有些因素无非确定
。
例如在研究猪周期时
,
对猪的存量数据无非确定
。
由于有些因素无非确定
,
那么在出手时就会发生犹豫
,
首鼠两端
。
这种人其实是成不了大器的
。
为什么
,
因为他缺乏领袖应有的那种果断和临近应变能力
。
如果什么都等你搞清楚了
,
黄花菜都凉了
。
如果所有因素都非常明确
,
市场还会给机会你买吗
?
那还不是天天一字板
。
例如次新股首次上市
,
100%确定买入不会亏钱
,
所以天天一字板
,
根本不可能给机会你买
。
什么叫买点精准性
?
即希望一买就涨
,
一买就买在市场最低点
。
这是一种自作聪明的行为
。
例如我自己都会偶尔犯这种错误
。
那时是2013年
,
上证指数已经击穿2000点
,
我跟妹夫闲聊时提到股市
,
我跟他说指数都已经跌到2000点以下了
,
从长线角度
,
这价格你买了不吃亏
,
买了不上当
,
买了放在那几年必定比银行利息要强
。
妹夫也同意我的观点
,
于是他就买了
。
但是我自己呢
?
我自己没买
,
为什么
?
因为我觉得自己更专业
,
我有能力预测最低点出现的精确时间点
。
结果市场比我预测的时间提前了半年就启动
,
等我反应过来
,
指数已经到了3000了
。
基金经理尤其容易犯这种错误
。
因为业绩压力
,
基金经理无法忍受买入一只票还要等待3个月-半年才启动
,
于是他们总是试图等到最后一刻才出手
。
例如你跟他说
:
猪肉价格已经击穿养殖成本了
,
从长期角度
,
猪肉价格不可能总是维持在目前价格
,
必定会涨
。
对方会说
:
是的
,
我认同你的观点
,
但具体价格什么时候反转
?
也许还要等3个月
,
甚至半年
。
现在进场是不是太早了
?
对于这个观点我无法反驳
,
因为他说的都是事实
,
我又不是上帝
,
我怎么知道价格哪天会反转
,
我只知道这里是历史大底附近
,
所谓附近
,
就是可以在这位置再横盘一年半载
,
买入后
,
可能一年半载都没利润
,
这对于基金经理来说
,
是不可接受的
。
但是我的经验告诉我
,
不自作聪明就是最聪明
,
追求模糊的正确比追求精准的正确更容易赚钱
。
9
)
知识碎片化
市场上有30%的投资者其实是比较勤奋好学的
,
他们也确实在不断求上进
,
看各种网络大神写的复盘日记
。
但是最终这些人统统都将失败收场
。
看的越多
,
失败概率越高
。
这是不是有点很讽刺
?
越用功努力去学习反而越容易走向失败
?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
。
因为网络上的东西都是碎片化的
,
没有完整的体系框架
。
这就像你学一点少林拳脚
,
又练一点武当气功
,
又偷学一点峨眉剑法
,
最后把自己弄的不伦不类
,
走火入魔
。
而且网络上很多所谓大v
,
其实也是半吊子
,
炒股时间不超过5年
,
看了几本技术分析的书就出来装神弄鬼
。
他们写的东西就像街头卖艺的花拳绣腿
,
观赏性极好
,
但实战性为零
。
如果你整天去看这种文章
,
你只能练就一身花架子
,
关键还自我感觉良好
,
以为自己一发功
,
对方就会被你震得经脉尽断
,
七窍流血而亡
。
结果一上台就被人一拳ko了
,
输了还找借口
:
今天早饭没吃饱
。
我的建议是
,
你要学
,
就专门找个靠谱的人
,
跟他学一整套的东西
,
把他的东西全部吸收消化了
,
这比你整天到处瞎转要好很多
。
如果你实在找不到
,
你哪怕把巴菲特的
《
致股东信
》
认认真真读它几遍也行
,
也能学到不少东西
。
10
)
靠意念炒股
很多股民买卖股票并不是建立在事实依据之上
,
而是建立在臆想之上
。
即分不清什么是事实
,
什么是推理
,
什么是意淫
。
总是把意淫当成买卖依据
。
例如
“
我觉得大盘要回调了
”
、
“
我觉得个股已经跌到位了
,
这里就是底部了
”
。
但是你让他说出依据
,
他说不出来
,
仅仅是一种直觉
。
又或者牵强附会
,
例如美国打叙利亚
,
军工股要涨
。
我没看出来军工股为啥必须涨
,
又不是打中国
。
又或者意淫什么主力
。
例如这票主力深度被套
,
主力必然会拉升解放自己
。
或者主力已经布局完毕
,
随时会拉升
。
兄弟
,
连交易所的大数据系统都监控不到的东西
,
居然被你肉眼看穿了
,
你这么牛逼
,
不去证监会当主席实在是浪费人才啊
。
很多时候
,
你会发现
,
大部分股民跟农村里的三姑六婆很相似
。
农村里流传着各种缺乏事实依据的土办法治疗癌症
,
例如吃观音土
、
拜小鬼
。
股民也发明了各种稀奇古怪的
,
建立在臆想之上的预测股价走势办法
。
第三部分 成功需要具备哪些因素
我觉得
,
我应该有足够的资历去写这部分内容
。
我曾跟4位从几万元起步
,
做到上亿元的民间高手共事
,
并且每一位共事的时间都超过1年以上
,
他们的操作手法
,
选股思路
,
过往发迹史我都非常了解
。
你也可以理解为我一直都在观察他们
,
偷师
。
这四个人
,
风格各异
,
一个是做重组并购的
,
一个是做短线涨停板的
,
一个是做价值投资
,
一个是做题材炒作
。
通过他们
,
我也陆陆续续听闻了一些比他们更牛逼的人是如何从零做起来的
。
我一直都在观察总结他们的共性
,
因此也就有了第三部分的内容
。
广东一向流传着一句古话
:
一命二运三风水
。
大概意思是
,
人生成功的关键
,
一靠天生
,
二靠运气
,
三靠风水布局
。
我把这句话修改一下
,
成功的因素排行
:
一命二运三专注四勤奋五放弃
。
天命
:
有的人可能会不同意
,
因为我把命运排在最前面两位了
。
但是这是事实
。
所谓命
,
指的是你出生的大环境
。
你可以简单理解为中国的国运
。
我认识的那些民间高手
,
他们只有一个人是80后
,
其他全部都是70后
,
在这市场最短的时间是12年
,
其他都已经超过20年
。
但是在前10年
,
他们都亏的一塌糊涂
,
真正做起来
,
都是靠07年和09年那波大牛市
,
成长的晚一点的
,
是靠15年那波大牛市
。
虽然他们看起来好像已经很牛逼
,
但是
,
说句实话
,
不是因为他们牛逼
,
而是因为这20年来中国经济太牛逼了
。
如果他们在20年前花几万元
,
在北京三环内买套房子
,
那么现在
,
估计也值几千万了吧
。
巴菲特曾经说过一句话
,
大概意思是
,
如果把我扔到非洲
,
我这辈子将一事无成
。
尽管世人都把他当神一样看待
,
但是巴菲特是一个明白人
,
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
,
首先就得感谢美国政府
。
人其实根本敌不过国家兴亡
,
无论你如何努力都是徒劳
,
国家经济状况就已经注定了你的天花板
,
注定你可以达到的高度
。
因此从这角度来看
,
我觉得后人要复制他们动辄10000倍收益已经越来越难了
,
成功的道路已经越来越窄
。
运气
:
也许很多人都没听过
“
死者沉默定律
”
,
但是作为一个投资者
,
你必须知晓这一规律
。
所谓死者沉默
,
指的是由于死人无法发出声音
,
于是他们的经历就被忽略了
,
你只能听到幸存者的声音
,
这些幸存者滔滔不绝地向人介绍他们是如何成为幸存者的
,
于是人们就相信了他们的话
,
以为这样做真的就能活下来
,
但实际上
,
那些死掉的人
,
所做的事情
,
跟幸存者是一样的
。
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一些人分享自己所谓的成功经验
,
例如
“
我是如何抓到特力A
”
的
,
这种文章标题最容易吸引散户
,
散户居然也相信了
,
以为按照它说的办法就能抓到大牛股
。
其中有一篇点击率超高的文章
,
标题是
“
我是如何从3000股票里选中江南嘉捷的
”
(
360借壳江南嘉捷上市
)
。
他里面提到的方法是
:
因为360的IPO辅导券商是华泰证券
,
而江南嘉捷的IPO保荐商也是华泰证券
。
于是就选中了江南嘉捷
。
如果你按照它这个方法去寻找其他重组股
,
你会发现你的命中率为0
。
很多人都把成功归咎于自己的实力
,
把失败归咎于倒霉
。
但实际上
,
在股票市场上失败才是必然
,
成功只是偶然
。
同样做重组股
,
在二选一的情况下
,
A押对了顺丰借壳赚了300%
,
B押错了
,
亏了30%
;
第二次A又押对了江南嘉捷
,
又赚了300%
,
B押错了
,
又亏了30%
;
此时A的1万元已经变成10万
,
而B的1万元已经变为5000元
。
两者的财富差距已经相差20倍
。
但是这能说明A水平就一定比B高20倍吗
?
不见得
。
但是A往往会变得自大
,
以为自己已经脱胎换骨
,
可以驾驭股坛
,
变得轻飘飘
,
结果后面连续5次都押错
。
这种现象在投资高手圈普遍存在
,
很多高手在他一战成名后
,
就再也没有任何出彩的表现了
,
原因很简单
:
你还是原来的你
,
只不过某段日子里
,
运气让你鹤立鸡群
,
但是那阵风过后
,
你又变回原型
。
我不是瞧不起投资高手
,
我只是想强调
,
做人一定要低调谦虚
,
股市里没有牛人
,
离开了国运和运气
,
你什么都不是
。
专注
:
我分析了几位高手的操作手法和选股思路
,
基本没有什么共同点
,
性格也没共同点
。
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
,
那就是专一
。
即他们都坚持某一种固定的投资办法
,
做到从不更换投资方法
。
他们的投资方法我都知道
,
并不是那种胜率很高的办法
,
我能想出比他们更高明的操作办法
。
但是他们用这种胜率并不高的办法创造了财富奇迹
。
除了因为运气
,
那就是因为他们持之以恒的毅力
。
很多人不屑一顾
,
不就是坚持到底吗
,
这有什么难的
。
但是这坚持不是使用10次
、
100次
、
1000次
。
而是坚持了10年以上
。
又有的人觉得
,
不就坚持10年吗
,
如果坚持10年可以赚1个亿
,
我也可以坚持啊
。
但问题是
,
他们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所以坚持
,
而是因为坚持最终熬到希望
。
在这煎熬的十年里
,
这个交易系统让他们亏过无数的金钱
,
亏到他们怀疑人生
,
但是他们依然选择坚持使用
,
你能做到吗
。
我相信99%的人会做不到
,
正如我前面说的333定律
,
普通人在连亏3笔
,
连亏3个月
,
亏损超过30%后
,
信心会崩溃
。
我依然记得其中一位高手跟我说的话
,
他说真是非常羡慕我
,
这么年轻就已经有这么高的起点
。
他当年像我这么大的时候
,
亏得身上只剩2万元
。
没老婆没房子
,
一无所有
。
我无法体会他当年是一种怎样的心情
,
炒股炒了10年
,
穷的身上只剩2万元
,
完全看不到希望
。
实际上
,
另外那几个高手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
,
都是前面5-10年苦不堪言
,
活得像个乞丐
。
所以你会发现
,
那些炒股赚到钱的人
,
其实生活很低调
,
因为他们都曾经非常穷
,
有钱之后也不会乱花钱
。
我见过最夸张的一位
,
身家过亿
,
但是
(
2018年
)
第一次出来跟他吃饭时
,
互留电话
,
他居然掏出一部诺基亚旧手机
,
直接把我搞懵逼了
,
要不是朋友告诉我
,
他是开法拉利过来的
,
我真把他当骗子了
。
勤奋
:
关于勤奋我觉得无需多解释什么
,
成功的那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
,
每天除了吃饭睡觉
,
其他时间都在看股票
。
这应该算是成功的敲门砖
,
如果不具备这样的基本素质
,
我觉得几乎不可能成功
。
这些狂人是真正的热爱投资事业
,
而不仅仅是为了赚几个钱养家糊口
。
放弃
:
放弃指的是放弃利润
,
放弃投资机会
。
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讲
,
就是要学会及时止盈
,
学会只参与自己最有把握的个股
。
区分一个人是高手还是低手
,
其实很容易
,
你看他出手次数就略知一二
。
高手的投资是在不断做减法
,
出手次数越来越少
。
而新手的投资则是在做加法
,
关注的个股越来越多
,
出手频率越来越高
。
放弃是一种境界
。
它意味着你会错失很多大牛股
,
错过很多利润
,
普通股民遇到这种情况
,
肯定会把自己大腿都拍紫了
。
普通股民会去调整的自己的交易系统
,
以便自己的交易系统能够包罗万象
,
恨不得能够把所有大牛股都抓住
。
最后他会因为引入了太多参数
,
导致交易系统极度不稳定
,
最终崩溃
。
而高手的交易系统是怎样的
?
极度简致
。
在70%的时间里
,
这交易系统是一个股票都选不出来的
。
就算他选好不容易选出一个股票
,
事后走势证明
,
它也不是什么大牛股
,
走势很一般
。
也就是说
,
该选股系统与市面上那些妖股大牛股无缘
。
而高手的卖点
,
在你看来
,
也是很傻很拙劣
。
因为往往会出现他卖掉后
,
股价还能翻倍
。
但高手之所以卖
,
是因为他只赚自己看懂的那部分行情的钱
,
至于他看不懂的那部分
,
哪怕卖后股价翻10倍
,
也不会后悔
。
但是一般股民不是这样
,
他会觉得自己交易系统有问题
,
需要修改
,
要把他修改为能够抓住后面的翻倍行情
,
这是典型的削足适履
。
最终把交易系统修改的面目全非
。
反而连本来可以到手的利润都做丢了
。
学会放弃
,
意味着要从内心深处承认自己的无能
。
但是这恰恰是最难的
,
因为每个来炒股的都是自信爆棚的人
,
都认为自己有潜力成为那1%的赢家
(
有人会认为是那99%输家还来玩吗
?
)
欺骗别人很容易
,
你可以对外誓言旦旦宣称自己能力很差
,
自己很菜
。
但是你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
。
所以这种掩耳盗铃式的自我嘲讽是无法让你达到
“
舍之境界
“
。
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最后做起来的
,
往往都是被股市折磨了10年的人
,
因为他当初的锐气已经被折磨得消失殆尽
,
曾经他觉得自己是个股市天才
,
曾经定下的目标是5年拳打王亚伟
,
10年脚踢巴菲特
。
但是十年过去了
,
他依然是个乞丐
。
只有在这种处境下
,
他才能真正做到泯灭自尊
,
从内心深度承认自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
。
而到了这一刻
,
他才能置诸死地而后生
,
凤凰涅槃
。
他终于学会放弃牛股
,
放弃每天赚钱的机会
,
只安心于赚一点自己能掌握的钱
。
弱水三千只取一瓢
。
当你只想取一瓢
,
上帝就会把整条江都赐予给你
。
如果你想取整一条江
,
那么你连一瓢都得不到
。
投资的世界就是这么讽刺
。
结束语
:
说了这么多
,
能够坚持读完的人我替你感到高兴
,
至少你已经意识到自己问题所在
。
但是知识不是拿来读懂的
,
知识是拿来实践的
。
如果你只是停留在看懂
、
理解的阶段
,
其实跟那些没看懂的人没本质区别
。
只有当你真正去付诸行动
,
才有可能产生变化
。
人宁愿死于现状
,
也不愿改变自我
。
如果你连改变自我的意志力都没有
,
你在股市成功率几乎为0
。
我觉得你没必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和金钱
,
套用那句俏皮话
:
生活除了股市
,
还有诗和远方
。
你应该去追求属于你的诗和远方
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
:
风云海的干货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