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理提醒:点赞 17 人:
96年入市,船票是冀望得到救赎,这是ID的由来。
但直到08年开始记录投资过程以前,都是懵懵懂懂好多年。08年才开始正经的投入精力在投资上,可以算自己的投资元年吧。
十七年来,有几件幸运的事。一是知道了和讯,然后某级,然后某录和某球,一路见识好些大师,受益巨大。
二是13年裸操作300期货,造成巨大亏损。亏损30%,绝对金额更是形成了强烈的冲击。但幸运的是,通过此,才真正深刻理解了“不亏损”对投资成果的巨大意义,确立了追求相对低风险,低回撤投资的风格倾向。我把这次亏损看作一次涅槃。
三是15年大盘过山车,非常幸运的从股票及时转到A类,全年获得了翻倍以上的收益,从此认识到了资产类型转换的重要性。
金融账户 |
沪深300 |
跑赢率 |
|
2008 |
-44.8% |
-66.0% |
62% |
2009 |
51.7% |
96.7% |
-23% |
2010 |
30.6% |
-12.5% |
49% |
2011 |
-21.7% |
-25.0% |
4% |
2012 |
26.3% |
7.6% |
17% |
2013 |
-30.3% |
-7.7% |
-25% |
2014 |
70.8% |
51.7% |
13% |
2015 |
144.0% |
5.6% |
131% |
2016 |
17.3% |
-11.3% |
32% |
2017 |
97.3% |
21.8% |
62% |
2018 |
-15.4% |
-25.3% |
13% |
2019 |
48.6% |
36.1% |
9% |
2020 |
|||
总涨幅 |
814.6% |
-23.3% |
1092% |
年化 |
20.3% |
-2.2% |
到现在,堪堪能说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投资体系。
大类资产配置范围,包括A股,港股,新三板,美股(包括中概股),国债,企业债,类固定收益品种,商品期货,股指期货,黄金都在投资之内。回顾自己这些年的选择,14年杠杆持有银行转债,15年上半年重仓持有A股,下半年持有A类,17年持有香港内房股是这些年成功的关键。而惨淡的18年,正是在应该持有债券或可转债的时候错误持有了权益品种。现在人们常说:选择比努力重要。我认为在投资中,这个观点更为正确。选择了最优的品种,胜过最精研最成功的选股。
依据宏观周期,以及动量趋势,当持有A股港股和美股时,选择行业配置。持有一揽子行业代表股票,或者行业ETF,分级B。
适度采用低成本的对冲手法平滑收益曲线。主要是股指期货,波动率,黄金(白银),汇率(人民币,美元,日元),当然,A股对冲手段非常有限,上述大部分只能用于港股和美股的对冲。
设定季度正收益的目标。由于采用资产配置方式代替长期持股为主,季度正收益目标的达成具有了可能性。下图是2014年以来分季度收益情况:
另外,尊重A股特有的在日期上的统计规律,利用起来效果会相当不错。
a. 年初吃饭行情,1,2,3月通常涨多跌少,而5月到10月底跌多涨少。
b. 在年中的6-10月小熊中,相对可操作的行业为:6-7月的食品饮料,8月的商业贸易。
c. 牛市中周一周五上涨概率大,熊市下跌概率大。黑周四的几率偏大。
d. 春节红包:节前5个交易日和节后7个交易日上涨概率大。国庆长假则是节前节后各2个交易日。
之前年份也试着开过实盘贴,但操作过于频繁(坛子里要论换手率皇帝我可能能拿冠军),实际难以记录,所以往往虎头无疾而终。这次开贴并不记录每次操作过程,但会概略说明配置的重点和变化情况,以作自己复盘总结之用。